师恩如春日暖阳,温暖而不炙热,悄然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的感念亦如涓涓细流,日夜不息,终将汇成心底最深的海洋。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医学院向全体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最诚挚的感谢!
学院蒋剑平老师以匠心践行育人初心,用脚步丈量思政课堂,带领我们探寻中医药文化,以专业服务师生,以实干诠释师者担当。
育人水平高,润物细无声
立足实践育人,蒋剑平践行“师生同修理想信念”,牵头打造“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及工匠精神实践行”医学院特色“行走的思政课”,连续两个暑期带领临床医学、药学专业师生先后赴绍兴、衢州、杭州、金华调研中医药文化,访谈中医药工匠。他希望通过5年的持续调研走访,能够完整绘制浙江省中医药工匠精神版图。调研团获评学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蒋剑平也获评学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他还积极运用中医药专业知识助力学校防疫工作,在学校防疫高压期间,他作为主力组织的“冬日里来自医学院的第一杯药茶”送温暖活动,受到《浙江日报》等省市媒体宣传报道。
作为临床医学2104班的班主任,蒋剑平加强思想引领,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班级入党申请达93.33%。加强学风建设,打造学习型班级,班级同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达100%,六级通过率为62.86%,班级同学开展一对一帮扶,整体专业成绩得到显著提升。深入谈心谈话,关心关爱同学,学生纷纷点赞“我最喜爱的老师”。
科研水平高,大鹏同风起
作为学校高层次引进人才,蒋剑平在学术探索、科研创新路上屡创新高。2018年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年主持获评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23年,他新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实现了医学院在重点项目上的零突破。同时,他被增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蒋剑平不仅个人学术业绩突出,指导大学生科研更是硕果累累。他将竞赛科研与教学育人有机融合,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国创项目、生科竞赛等科研活动,引领学生沉浸于浓厚的学术氛围中。他指导研究生高亮获医学院“复聚杯”师生十大学术成果奖、校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及国家奖学金等荣誉,指导本科生何维彬以第一作者在国内顶刊《中草药》发表学术论文,指导本科生团队荣获浙江省第十四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和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等多项成果。
服务水平高,助力创三甲
蒋剑平现任浙大城市学院附属医院(临安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23年8月24日,我校与临安区签署《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与浙大城市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杭州市临安区卫生健康局与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合作共建直属附属医院协议》,他便积极投身我校直属附属医院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的服务工作。在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育上,他借助学校优质的学术平台,实现了附属医院高层次人才的共引共育,现已从宁夏地区引进了骨科专家和吉林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各1人。在学科建设上,他组织附属医院双聘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举办了学术沙龙3场,促进了医学院基础医学与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的交流互鉴,积极推动附院神经、护理及药剂等学科建设。通过双聘专家的指导,附属医院已在Asia-Pacific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等国际高水平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科研项目上,附属医院2023年度已立项省部级课题2项(其中省基础公益重点项目1项)、厅局级课题5项及区级科技计划5项,纵向科研经费达186万,为三甲创建开局之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校院融合发展方面,他以党建共建、校内资源共享等多举措为抓手,实现了校院双方交流通畅及资源共享,提升了附院职工的获得感与归属感。
用朴实的匠心育人,用创新的精神科研,用积极的态度服务,蒋剑平坚守初心,辛勤耕耘,展现了高层次人才躬耕一线的靓丽风采。
审核:张桂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