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1+2同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部署安排,5月14日晚,医学院“1+2同讲精神谱系”之抗疫精神,由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文星、辅导员樊小青、护理系教师郭芝廷开讲,“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战场”主角、2015级护理系校友余赛婷应邀同讲。
开讲前,张文星老师用一段动容的抗疫视频和详实的数据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了抗疫过程。在新冠疫情发生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以坚决果断的勇气和决心,采取了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伟大的抗疫斗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凝聚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张老师用具体的事例一一讲解抗疫精神,在新冠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名名“南丁格尔”们白衣执甲,奋战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伟大抗疫精神。他提出,医学院的学子要结合专业要求,自觉践行“明德弘医、崇学求真”院训,刻苦学习,提升专业技术,践行伟大抗疫情精神,以良好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扛起社会责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辅导员樊小青结合医学生核心素质大讨论情况和省内外高校调研情况,提出医学生除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良好的业务水平,医学生应具备更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如对生命的敬畏、对患者的同理心、社会责任感等。樊小青介绍了医学院团学组织在服务、引领医学青年方面发挥的作用,将团的育人融入“三全”育人整体框架,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契合社会健康医疗需求、具备高度人文情怀的医学生。
护理系教师郭芝廷围绕医学专业培养方案,重点介绍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并表示护理人才培养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在构建科学严谨的护理专业培养体系的同时,引入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着力打造“高素质、国际化、强能力、创新型”杰出护理人才,为社会输送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
“我们不是来等待春天的,我们是来创造春天的。”作为武汉抗疫的亲历者,抗疫诗歌“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战场”主角余赛婷和同学们分享在武汉抗疫的所得所感。她坦言,在武汉的47天,获得了很多。一方面对护士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每一天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另一方面是对祖国的情怀,当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武汉,医护人员都穿着严严实实的防护套装,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倍感自豪。“希望学弟学妹们在校期间敢于尝试、勇于挑战,丰富自己的大学经历”,余赛婷说。在现场,余赛婷带领全体同学一起重温了医学生誓言。
这不仅仅是一堂抗疫精神讲座,更是一堂思政课,一堂特殊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热爱党和国家,厚植家国情怀,用心领悟并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开绚丽之花。
学生感悟
从触目惊心的数字到令人振奋的“清零”,从凶险万分的前线到平安无损地回归,从果断封城的政策到万众一心的居家隔离,彰显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我国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凝聚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医护人员披甲上阵,奔赴武汉,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不放弃每一个生命。余赛婷学姐讲述疫情期间在武汉治病救人的经历,传递为人民为家国的赤诚情怀。希望未来能和学姐一样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付出!
——2018级药学专业王华丽
党课中我感受到了中国医护人员为抗疫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受到了伟大抗疫精神,也感受到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听完学姐的援助抗疫的分享,我对医护人员的敬佩和尊重又多了一分。作为一名临床医学生,应学习这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日后投入到临床工作中打下坚实基础。
——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 赵子萱
在抗疫时期中,医护人员始终是我们身后一道逆行的光,他们是白衣天使,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医德仁心和家国情怀是他们心中的信念,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一切地去救治病人。听完余赛婷校友的抗疫经历后,被她奋不顾身的力量所震撼,她将“勇敢”这个词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也让我对自己将来所要承担的责任有了新的认知和想法,也让我再次对党的先锋模范作用肃起了深深的敬意。
——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 俞夏瑶
文/ 樊小青滕许梦
图/胡宸硕羊乙晨樊宏信